logo
Published on

24/25卒 Web系Engineer 就活经验谈

24/25卒 Web系Engineer 就活经验谈

由于最终决定承诺内定的企业不允许在SNS公表内定者身份,主要记录一下除它之外的其他企业的选考流程以及大概问了哪些问题,以供后来人参考。选考的公司不多,尽量写详细一点。

结果汇总(按时间线)

  • 楽天:ES→OA→一面→终面→内定
  • DeNA:OA→ES落
  • LINEヤフー:ES→OA→再次OA→一面→落
  • Teamlab:ES→OA→役員面→落
  • MoneyForward:很短的ES→OA→一面→人事面谈→终面→内定
  • CyberAgent:无OA,ES→一面(二面跳过)→人事面谈→三面→辞退

背景

东工大修士,24.9毕业,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TOEIC 900+,日语N1。对研究没什么兴趣,基本是靠着自己做的一些项目和实习经历投的backend岗。

选考的目标主要是Web自社开发企业,e.g. 楽天、LINEヤフー、CyberAgent。

一些建议

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我本人选考的公司数量较少,不一定能代表所有情况。

  • 如果是开发岗,建议还是准备一下日文版的八股。虽然网上大部分经验谈会说日企根本不问这些,但按照我个人的面试经验(可能最近两年相比之前有所改变?),大部分web系企业在技术面还是会问一些简单的八股问题,有些甚至八股轰炸30分钟~1小时。但大部分问题不会很难,backend的话对网络和数据库,自己技术栈中的语言有一定理解即可。推荐日文版的system design primer文档,涵盖了很多计网和数据库的内容,个人感觉比较全。
  •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技术面是务实,主管/CTO/人事面则是务虚。从小时候干过什么,塑造了自己什么样的性格,到入社后想做什么,将来的职业规划。建议根据各个公司求める人物像来准备一些对应的段子。
  • 关于算法岗和开发岗,日系自社开发的企业算法岗的枠非常小。乐天的app enginner和data engineer的比例目测在5:1左右。MoneyForward今年在日本国内招了约20个开发,但只有2个算法。唯一算法岗枠比较多的可能就是CyberAgent了?HC少可能造成的情况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从身边的例子来看,死磕算法岗需谨慎。
  • 多看看openwork上的公司评价,对社风和求める人材像会有比较深的了解(好编段子)

就活记录

就活的时期很散,按时间线整理一下。

2023年4月~7月

楽天

在找夏季实习的时候发现乐天居然已经开了24年10月的入社,遂entry。

流程:ES→OA→一面→终面→内定

  • OA:一道easy,英文题目,没头绪的话搜一下基本都能写出来。
  • 一面:两名现场engineer。上来先是定番的志望动机+ガクチカ,没有太多深挖。接着问了个人项目中的一些细节,以及一些入门级别的八股(时间太久远记不清了,只记得上来第一个是TCP和UDP的区别),说实话当时看经验谈没有人说到会问日文八股,所以也是日英混合手舞足蹈答的很烂,但最终给过了。
  • 终面:一名Engineer Manager。还是志望动机+ガクチカ,深挖了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回顾和收获。然后开始闲聊,喜欢的语言和兴趣之类的。

乐天内部是全英文化,所以很少存在那种你日语不够好就把你淘汰的情况,对留学生比较友好。在这个外资it基本不招新卒的时代,哪怕乐天自己都知道外国人大概率把自己当作跳板,对外国人的招聘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包容,大概是对在日留子们最宽容的日企了,respect!

游戏厂

当初来日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在做过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厂工作。经过几次短期实习和ob访问之后,渐渐意识到程序员在日本游戏大厂的境遇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如果用一个词总结就是:多劳薄给。

不管你是东大还是京大,进来也是拿着400不到的base疯狂加班,按照planner的计划做着可能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内容。

你问为了理想能忍受这一切吗?我还是宁愿早点下班自己回家打游戏。

放弃游戏厂&拿到乐天内定后渐渐开摆。开始进入了在一家小startup一边打工维持生活一边摆烂的生活状态。

2024年1月~3月

LINEヤフー

后知后觉发现LINEヤフー已经开了,报!

流程:ES→OA→再次OA→一面落

  • OA:一道Algorithm,大概medium难度。一道Development,做一个控制台系统,要求非常繁杂,但是给两天时间,可以不急慢慢写。第一次OA我是给的test全AC了,但是落了。第二次algorithm有几个超时,反而过了。反正比较玄幻。
  • 一面:两个现场engineer。一开始要求做一个slides介绍自己的研究以及实习和项目经历,接着就是对着这个slides提问。第二阶段,review之前OA的代码,问了我现在来看有什么办法能解决algorithm超时的问题,说实话我要是知道当时不就AC了吗?建议提交之后也在面试前想一下怎么降时间复杂度之类的问题。三阶段,八股连环问,本来也是看经验谈以为他家没有这个阶段,大概问了如下问题:
    • 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后,会发生什么
    • 数据库中的index
    • 怎么进行异常处理和测试
    • 系统traffic变大之后,有哪些设计方法 由于当时对这些关键词的日语版都不太熟悉,结结巴巴+手舞足蹈总算是讲出来了,但最终还是落了。

3月发现一家似乎特别白的IT厂,面试时间比较晚在六月份,后面也是拿到内内定。

Amazon此时也是开了新卒招聘,但只有实习return和一个WoW项目(女性学生限定),当时乐天的内定已经是10月入社了,实在提不起动力再去8月参加一个实习,就略过了。

2024年5月~6月

5月初回国玩了一趟,回来之后开始emo,开始思考我这种拿到一家内定后就开摆的心态之后会不会后悔。在五月末又陆陆续续投了一些企业。

DeNA

在日本算是比较有名的メガベンチャー了,听说比较重视技术,每年也会有初任给比较高的新卒engineer。

流程:OA→ES落

  • OA:和LINEヤフー的Development问题类似,拿控制台开发一个简单系统。需求比LY简单很多,两小时刚好写完。
  • ES:OA通了之后才是ES。让填了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之类的,感觉自己当时填的还是比较认真的,没想到直接就落了。

Teamlab

做数字艺术展示的公司,web相关的服务比较少,一部分貌似是外包。

流程:ES→OA→役員面→落

  • OA:十道easy~medium,但由于只用交结果不用交过程,完全不用考虑复杂度。直接暴力求解填答案即可。
  • 役員面:先是迟到了五分钟,然后开始live coding,和OA差不多的题目。我开始边讲思路边写代码的时候发现役員桑正在玩手机,还问我是不是在跟他说话,关于题目的内容解析不能告诉我哦,有点绷不住。题目完成后开始问我为什么选择他们公司,以及研究内容。其中好几个问题他好像没听清就又让重复了一遍,不知道是那天我日语临时退化了还是役員桑耳朵不太好。

感受不到对求职者最起码的尊重,年收和福利待遇也没有什么亮点,总体不推荐。

Moneyforward

主要业务是ToC的记账簿和ToB的财务管理平台,近几年成长比较快,支持英文选考。公司规模目前2000人左右。

流程:很短的ES→OA→一面→人事面谈→终面→当天发内定

  • OA:2道Algorithm大概easy~medium,1道调API,1道SQL。
  • 一面:先是人事来进行一些日企经典问题。如接触Programming的契机,自己在人生中做过哪些重要的决断。就活的轴是什么,根据这个轴为什么选择他们公司。 人事面完之后是和现场engineer一小时的live coding。主要内容是系统设计,但和那种白板系统设计不太一样。需要根据题目给的业务要求写出基本的data structure,并且完成一些简单的业务逻辑。接着是根据这个题目设计一下数据库的schema。最后往你写完的系统里塞了一道基础算法题,给我出的是一个很经典的回溯问题,难度在easy~medium。问题全部是英语。个人感觉比较重要的是需要问足题目中没有明确的需求,给对方讲明你的思路再开始coding,实际上feedback也是在这一点得到了评价。
  • 人事面谈:讲了一下一面的feedback,大概说了一下终面会问一些什么问题。
  • 终面:VPoE。首先志望动机和就活的轴,对就活的轴进行深挖拷打。比如我说的社会贡献和个人成长,什么是社会贡献?个人成长在我看来是什么?这一部分至少被深挖了20min,有一种在和CTO桑讨论哲学的感觉。紧接着要求讲研究内容,我寻思研究内容和面的岗位也没啥关系,就概括性的讲了一讲,结果被要求当场解释MRI的成像过程是什么,各个sequence有什么特点,讲到最后感觉对方也没听懂。最后聊了下intern和个人项目以及喜欢的技术栈,这部分比较轻松。

offer面谈的时候去线下实际参观了一下。是一家氛围很不错的公司,过程中的每次面试最后都给了一个纸质的feedback,人事也很亚撒西,在我和多家人事强调我想快一点结束选考好准备毕业之后她是唯一一个真的把整个流程安排在一周之内了的,很感谢。

工作时间很灵活,3天远程2天出社,社内没有固定工位,而是选自己今天想坐的位置插上显示屏就办公(有很多单间,感觉很适合社恐),整体社风比较自由。和现场的engineer聊天也能感觉出来对技术是比较重视的。再加上社内在英语化,外国人很多,对留学生比较友好。强烈推荐留学生可以试一试。但如前面所说,算法岗招人很少,竞争可能非常激烈。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没那么高。

CyberAgent

在日本算是规模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了,比较有名的服务有Abema和游戏业务(ウマ娘!),社内的AI Lab规模在日企中算较大的,算法岗HC可能比以上其他企业都要多。

流程:无OA,ES→一面→人事面谈→三面(二面跳过)→辞退

  • 一面:两名现场engineer。先是对ES上写的项目进行拷打,包括语言,数据库,框架,infra用了哪些,为什么这么选择,XX选择会不会更好。接着问了一些teamwork的episode,团队合作时比较重视的东西有哪些。剩下半小时八股轰炸,先是让设计一个在线仓库系统,确定设计需求之后,边讲自己的设计思路边被问了大概下面的问题:
    • 在这里你为什么选择SQL而不是NoSQL?
    • 当访问量扩大时,有哪些解决方法?server端和数据库端分别说明
    • 如何避免server挂掉需要手动重启?
    • 在选定一种技术,如语言和infra时,你的判定基准是什么? 一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和面试官交流具体的业务需求,并且根据这些需求说出自己的理由,合理即可。 面完之后通知跳过二面。人事面谈的感觉和MoneyForward类似。
  • 三面:一名Engineer主管。基本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主要问了想来CA的理由以及想在CA做的事情,也就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被狠狠拷打了,不过面试官后面笑了一下说有些事情现在没想明白也没关系。随后就聊了一下自己觉得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是什么,做过哪些东西。

在三面之前和人事面谈时说明了想快一点结束选考(人事桑:ではスピード感を持って進みましょう!),但三面后过了一周多才来了预约下一次的通知,此时已经拿了MF和另一家的内定,遂辞退。

总结

就活期总体比较零散,正式entry了的是7家企业,3家内定,3家不同阶段落,1家辞退。能感觉到日系IT企业,尤其是自社开发企业的面试流程在渐渐往阿美和国内靠拢,但问的问题总体来说还是比国内简单很多。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日语能力要求也会比较高(有英语选考的企业会友善一点,e.g. 楽天、MoneyForward),对留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挑战,口语一定要练好。语言的天然障壁使得留学生就职本就比日本人要困难许多,希望能给之后进行就活的大伙提供一些参考吧。